肃州区人民法院银达法庭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突出法庭特色,创新活动载体,践行司法为民、加强公正司法、改进司法作风、提升素质形象、维护公平正义,注重实践效果,取得明显成效。
一、深化学习补精气。坚持把学习作为教育活动的先导,克服人少案多、白天集中学习难度大的困难,注重在“活学”上做文章,思想上补“精气”。采取白天闲暇个人学、晚上集中讨论学、点题交流思考学、实地观摩推动学,做到“四个转变,着力解决四个问题”,即:转变思想,着力解决群众观念淡薄的问题;转变态度,着力解决对待群众冷横硬推的问题;转变观念,着力解决就法律而法律、机械司法的问题;转变作风,着力解决工作责任心不强、效率不高的问题,使干警思想受到触动,在内心根植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激发了干警“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治热情。
二、查摆问题找短板。对照“四面镜子”,聚焦“四风”问题,深入地方党委政府、辖区单位、村组干部群众、案件当事人征求意见建议,找准“行业病”,理清工作作风上的“短板”,为整改落实“有靶子”、有方向。经过梳理,主要问题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司法审判不够便捷,案件办理时间长、积案多;二是民事纠纷调解工作不够深入;三是在案件审理中释法答疑不够,群众对法理理解不透;四是法庭信访工作不规范,信访办理还不及时。同时,从办理案件的每一个环节、接待每一个当事人、每一次庭审、每一份裁判文书等方面进行自我检查、自我监督,抓具体、具体抓,切实找准在执法办案、司法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即知即改转作风。查找问题,紧盯“四风”,即知即改,立说立行。对梳理出的四个方面问题,采取“全天通”、“全天侯”、“全方位”的“三全”工作法进行整改,让老百姓感受到法庭就在自家门口,法官就在自己身边。一是司法活动“全天通”,审判方式便民化。针对管辖区域大、司法审判不够便捷的情况,设立“巡回法庭”、“假日法庭”、“午间法庭”等流动审判点,深入田间地头就地开庭,放弃午间、节假日的休息随时开庭,最大限度方便当事人参与诉讼活动、减少诉累。坚持调解优先原则,群众有诉讼请求时,第一时间传来对方当事人说和化解,不蛮调、不乱调、不盲调,多角度开展调解工作,力求实现案结、事了、人和。二是排忧解难“全天候”,解决纠纷无懈怠。认真把握农民工作生活规律,向社会公布干警联系方式,随时有事随时接洽,全天候提供司法服务。只要群众有诉求、有疑惑、有困难,有问必答,有求必应,绝不对群众的诉求置之不理。执行案件只要有线索,立即出警,不推不拖,把握执行时机坚决执行到位,绝不给胜诉的当事人打“法律白条”。三是为民服务“全方位”, 合力化解促和谐。加强与村委会、司法所、派出所、人民调解委员会等基层组织的沟通联系。如有群众到单位上访,法庭干警会主动参与解决,从法律角度给予支持;群众到法庭有诉求时,主动与相关基层单位联系,相互配合,提前介入,争取把矛盾化解在诉前。对同类涉众型案件,采取先立一案,典型示范,起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把群众路线与司法为民有机结合起来,开展“三进、三深入”活动,进村组、进农户、进学校,深入了解社情民意,深入宣传法律法规,深入化解矛盾纠纷,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一季度,银达法庭共受理民商事案件121件,同比增加41件,上升51.3%。审结96件,同比增加35件,上升57.4%。结案率为79.3%,同比上升3个百分点。受理申请执行案件41件,执结36件,执结率87.8%,执结标的77.9万元,切实做到即判即执、不留积案,呈现出无错案、无违法违纪案件、无超审限案件、无发回重审案件,裁判文书零瑕疵、工作态度零投诉、各项工作零上访的“四无三零”局面。
酒泉法院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您是第 位访客
地址:酒泉市肃州区肃北路6号(金领广场东侧、丰安大厦北侧) 邮编:735000
诉讼服务事宜请致电:0937-2679790/2679831或12368诉讼服务热线。
网站及稿件相关事宜请致电:0937-2679838 投稿邮箱:jqzyxcc@163.com
酒泉市中级人民法院主办 陇ICP备102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