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酒泉法院网,今天是 2025年05月24日 星期六
  • 关注:
基层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动态

一条“分界线”引发纠纷 三年邻里怨当庭化解 ——肃州区法院诉中调节彰显主题教育成效

来源: 作者:陶稷泽 马兴国 责任编辑:肃州区法院 发布时间:2019/12/20 8:42:47 阅读次数:
字号:A A    颜色:

邻里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部分,和睦的邻里关系是创建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古人提倡邻里和睦,讲究与邻为善,即便在国与国的交往中,也将睦领友好当做一项国策。近日,肃州区法院就在案件审理过程中,顺利化解一起因为常年琐事日积月累形成的邻里矛盾,诉中调节彰显主题教育成效。     

同住在泉湖镇花寨村村民李某和杨某比邻而居,长期以来两人常因为琐事发生口角,邻里关系处得并不好。2016年,杨某准备把自己的土院子好好“拾掇”一下,在做房屋院落地坪硬化时,将与李某房屋墙面相邻处留下一个宽50公分、长14米的“分界线”未做硬化。从此以后但凡下雨,雨水全部积在未硬化土地那边,李某的房屋便遭了被水泡被雨浇的无妄之灾,本来就有积怨,这条“分界线”让两人的矛盾更为激化,两人为此事吵架拌嘴没少来,不论是村委会劝导,还是镇泉湖镇调解,双方都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了解了案情的来龙去脉后,肃州区法院主审法官认为案件中的“分界线”只是导火索,单纯的审理此案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有可能留下长期隐患。主题教育的初心就是为民谋幸福,邻里关系继续恶化下去不要说幸福,可能造成更严重的后果,于是法官把李某和杨某请到了一起,耐心与原、被告交流,释法明理,援引类似先例案件进行说法,让当事人坐在一起把问题谈开,把事情解决了,把怨气消解了,让双方自己选择最适当的解决方式。最终,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由杨某在限定的时间内将遗留的“分界线”填平硬化,一场由邻里琐事量变引起质变的矛盾纠纷就此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