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酒泉法院网,今天是 2025年08月13日 星期三
  • 关注:
基层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动态

本是同胞亲兄弟 征地补偿惹争议 法官上门解“心结”

来源:酒泉中院 作者:罗芳 责任编辑:肃州区法院 发布时间:2022/9/29 17:03:32 阅读次数:
字号:A A    颜色:

金钱诚可贵,亲情价更高。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土地、房屋征收大量出现,关于征收补偿款纠纷的案件逐年增多,而这些纠纷大多发生在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亲人之间,协商调解是解决此类纠纷的最好方式,亲人之间应本着互谅互让、团结互助的原则,和谐解决纠纷,而不要因争“分厘”而伤了可贵的亲情。近日,肃州区人民法院巡回庭刘潇倩团队受理了一起两兄弟因农村征地补偿款分配问题引发纠纷的案件。

12_副本.jpg

据了解,案件原、被告都是被依法征收土地的农民,母亲与大儿子用一纸诉状将二儿子告上法庭母亲因年事已高加上身体瘫痪无法到庭参加诉讼,考虑到母亲作为原告对本案案情的查明和双方当事人矛盾的解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被告的二儿子也极力要求跟母亲当面沟通。为了更好地化解两兄弟之间的矛盾,案件承办法官决定带上卷宗,将法庭“搬到”当事人家中,就地调解,“解心结”几个塑料凳围着一个方茶几,便搭起了一个简易的临时法庭。法庭虽然简陋,没有庄重的审判台,但是庭审的严肃性却丝毫未打折扣,整场庭审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案件承办法官为了兄弟俩不因一纸补偿款分割判决而割裂了亲情,同时尽快弥合兄弟之情法官在庭前、庭中多次组织当事人进行调解,但双方均各执己见,努力罗列自己的付出和辛劳,指责对方的不足,互不相让,甚至恶语相向、拳脚相迎,调解陷入僵局。

最终,通过案件承办法官长达4小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耐心工作,兄弟俩终被法官的言辞说服,被法官的真情打动,双方达成征地补偿款的分割协议,亲兄弟之间的补偿款纠纷终得平息,同时也挽回了一份可贵的亲情

通过积极开展“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变“坐堂审案”为“送法上门”,把法庭开到了群众家中,接通了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以实际行动展现新时代人民法院新形象,不仅有效保障了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极大减轻当事人的诉累,又展现了司法的人文关怀。

近年来,肃州区人民法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在审判工作中竭力减轻当事人诉累,及时有效化解纠纷,保障当事人诉讼权益,充分展现司法的力度与温度。从“坐堂审案”到“上门开庭”,变得是审判地点,不变的是司法为民的初心。今后,肃州区法院将继续深化巡回法庭、就地审理、上门调解、在线诉讼、线上开庭等新模式,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