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酒泉法院网,今天是 2025年05月24日 星期六
  • 关注:
基层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动态

倾情关爱一对一 真情传递实打实 ——敦煌市人民法院“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作纪实

来源:敦煌市法院 作者:李彪、陈阳 责任编辑:敦煌市法院 发布时间:2023/10/18 9:42:07 阅读次数:
字号:A A    颜色: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全省“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启动以来,敦煌市人民法院高站位谋划部署,高标准推进落实,以院领导及庭室长为总抓手,辐射带动全体干警扎实有力推进“爱心帮扶”、“爱心助残”、“爱心济困”等各项工作,形成弱有所扶、困有所助的生动局面。

一、精准结对,逐一摸排无遗漏

按照院党组的统一部署,所有科级干部开展帮扶入户,精准摸排确保无遗漏,推动“结对帮扶”工作走深走实。“我结对的家庭比较特殊,老两口共有两个儿子,长子已成家外出务工,次子也考上了大学,本来一家人其乐融融,日子过的红红火火,但天不遂人愿,未曾想次子在大学期间,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成了这个家庭的灭顶之灾,为了给儿子看病一家人一直奔赴在求医的路上,现在儿子30多岁了一直卧病在床,母亲前段时间因疾病也已去世,目前,家中就剩爷父俩维持生活。虽然他们也享受了政府的相关救助政策,但我觉得除了物质上的帮助,他们更需要精神上的抚慰和关怀。”在去转渠口镇秦安村结对户家中的路上,敦煌市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张迎春介绍着结对家庭的情况。自今年结对帮扶以来,这是他第四次走访探视结对家庭。

敦煌法院按照省、市委“结对帮扶·爱心甘肃”的整体部署,结合工作实际与敦煌市民政局、敦煌市转渠口镇人民政府、转渠口镇秦安村委会等强化信息衔接,加强数据共享,高效完成孤儿、重度残疾人、特困家庭等三类关爱对象全面摸底,并通过派驻1名工作人员常驻秦安村扎实开展帮扶工作,确保结对全覆盖、无遗漏、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截至目前,敦煌法院共有结对干警36人,结对关爱对象38人。

二、精准帮扶,尽其所能解难题

干警们走出办公室,走出机关,深入帮扶对象家中,用脚步缩短干群距离,用真情解决百姓难题。“我身体一直不好,肢体二级残疾,身体发育不全,长期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目前由年迈的父母抚养,看到父母还为我操劳,拖累着这个家庭,我十分愧疚。”帮扶户秦安村张某说。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干警段建军立即联系民政局、镇政府、村委会等多个部门,为其争取相关政策支持。同时,段建军给予500元现金帮扶,之后又多次携带慰问品上门开展帮扶工作,不仅在物质上予以帮助,更重要的是带去精神上的鼓励,让其对生活充满信心,充满希望。

党员干警充分利用国庆节、中秋节、助残日、主题党日、双休日等时间节点,深入结对帮扶关爱对象家中上门认亲,与结对关爱对象面对面交流谈心,了解日常生活、学习、健康、安全情况,赠送米、面、油等生活物资,书包、铅笔、本子等学习用品,为关爱对象解决实际困难。

三、精准保障,兜底政策惠民生

一座城市散发的温度,困难群众最有感受。敦煌法院以开展“结对关爱”行动为契机,结合法院工作实际,送去法律服务,政策宣传等,通过走访探视、落实政策、纾困解难,实现结对关爱对象精神有人关爱、心灵有人抚慰、困难有人帮助、权益有人维护。同时,进一步优化困难群众减、缓、免诉讼费办理程序,强化司法救助保障措施,持续推进各项兜底政策全面落实,全力构筑困难群众的司法保障安全网,确保困难人员能够依法维权,各项司法服务得到延伸和提升。

四、精心引导,全院参与献爱心

以“慈善一日捐”活动为契机,积极倡议全院干警奉献爱心,旨在救助因病、因学、因突发意外等原因导致生活困难的人员。截至10月17日,全院64名干警共捐助资金8100元。自“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作开展以来,开展联系交流1100多人次,走访探视180余次,落实政策36人次,帮办实事70多人次,资助物品、资金等约0.2万元。

五、广泛宣传,凝心聚力,温暖同行

利用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宣传平台,积极宣传典型案例、法律政策、结对帮扶工作开展情况等,充分发挥宣传带动作用,全面引导更多群众关注参与法院工作,助力“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深入实施爱心社会建设行动没有“休止符”,只有“进行曲”,让关爱行动延续,用新鲜的创意、前沿的理念和扎实的行动,点亮爱的火光,凝聚“敦煌法院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