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酒泉法院网,今天是 2025年05月24日 星期六
  • 关注:
基层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动态

微信调解化纠纷 便民诉讼零距离

来源: 作者:赵晨希 责任编辑:玉门市法院 发布时间:2023/12/18 20:23:04 阅读次数:
字号:A A    颜色:

被告与法官分隔两地,这起跨省劳资纠纷如何又快又好化解2023年1211日晚,玉门市人民法院诉调对接中心审判员利用下班时间联系远在千里之外的被告,加班加点将案件调解工作搬到微信群中,在线上成功调解三起拖欠民工劳务费的案件,切实减轻了群众诉累,做到“当日送达、当日结案

图片1(1).png

快字当头,迅速建立微信群组织调解。

当日下午,经了解案情,审判员发现双方当事人争议不大,同时,白某称其在外地,难以返回本市现场参与调解工作,为尽快给李某解决问题,审判员便多次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与双方进行沟通,在征得原被告同意后,审判员遂添加双方微信,建立了微信群,开展线上调解。在办案法官的组织下,原告委托诉讼代理人在微信群里出示了主要证据,双方当事人就付款金额、付款期限、付款方式等关键要素达成一致。审判员向白某详细讲解相关法律法规及违约需要承担的相关责任,引导白某合法、理性地解决矛盾纠纷,双方互谅互让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调解工作,双方顺利达成调解意向,这三起跨地区的劳务纠纷圆满化解。

图片2(1).png

线上调解的方式,既避免了外地当事人的来回奔波差旅劳顿,又为当事人降低了诉讼成本,极大方便了诉讼参与人,充分体现了玉门市人民法院司法为民的工作理念,得到了双方的一致好评。

温馨提示:

    劳动者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是我国劳动者一项基本权利,也是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的一项基本义务。用人单位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是一种严重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广大务工者在务工过程中要增强证据意识,注意保留证据,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确保自己的辛勤劳动得到应有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