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酒泉法院网,今天是 2025年05月21日 星期三
  • 关注:
基层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动态

筑牢法治保障基石 奏响民族团结乐章——肃北县人民法院民族团结工作综述

来源:肃北县法院 作者:刘亚楠 责任编辑:肃北县法院 发布时间:2024/5/27 17:41:40 阅读次数:
字号:A A    颜色: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南北两侧,地域总面积6.67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1万人,是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有蒙、汉、回、藏、满、裕固等11个民族,是甘肃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边防县。近年来,肃北县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立足审判职能,一手抓执法办案,一手抓民族团结,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塑造审判公平公正、执行高质高效、民族团结进步、队伍风清气正的新时代执法办案新形象

坚持党的领导,筑牢民族团结根本保障

健全机制“重落实”,始终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成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肃北县人民法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实施方案》明确创建任务和措施,把创建工作作为法院重点工作和“一把手工程”来抓,着力打造“党建+民族团结”示范品牌,使创建活动成为党员干部自觉参与的行动;动员部署“统思想”,积极召开全院干警大会集中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民族工作的相关会议精神,实行重大工作部署实施前进行民族关系和民族团结重大影响效果评估和少数民族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制度,着力夯实维护民族团结机制基础,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学思践悟“强人才”,加强双语干警综合素质培养,选派、组织双语干警参加各类政治、业务学习培训,组织双语法官参加全国法院双语法官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力促双语法官不断成长,成为推动审判执行工作和民族团结的一支生力军,形成了全院上下参与的工作格局。

1.1.JPG

1.2.jpg

聚焦主责主业,夯实民族团结坚实根基

诉源治理“固根本”,始终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积极探索多元解纷机制,强化诉源治理效能,充分考虑各民族语言、风俗等因素,采取以法庭为中心,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在线对接基层解纷力量,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发现、就地调处、就地化解,通过察民情、解纠纷、排民忧,架起服务各族群众的“连心桥”2023年以来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调解案件357件,涉少数民族案件107件,成功率达70%以上守护公正“促和谐”,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总目标,努力把审判执行工作融入到维护边疆稳定、增进民族团结、促进全县发展大局上。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依法公正审理好涉及少数民族案件,把民族习惯与法律适用有机结合,有效促使当事人化解矛盾;充分发挥马背法庭”“巡回法庭”等作用,深入推进巡回审判工作,把优质的诉讼服务送至群众“家门口”,有力维护民族团结,助力民族融合发展2023年以来巡回审理执行涉少数民族案件120余件优化服务“提质效”,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出院长接访月、文明导诉、司法公开等便民利民措施,深化司法服务;采用“柜台式”开放办公模式,打造集立案登记、双语诉讼、跨域立案、信访接待、法律援助等为一体的现代化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完善更新自助服务终端等一系列便民利民设施,提供高品质诉讼服务;完善双语环境,在诉讼服务中心、法庭等公共场所设立双语导诉牌、双语调解室等,在立案窗口提供双语法律咨询,使民族群众当事人听得懂、能入心,有效保障民族群众合法诉讼权利,年平均运用双语接访当事人达1500余人次。

2.1.JPG

2.2.jpg

深化宣传实效,提升民族群众法治意识

内部宣传“强根基”,设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专栏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宣传室,制作具有法院特色的宣传折页和宣传片,利用电子屏滚动播放、定期在院内外宣传民族团结进步相关内容,着力营造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包容、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的良好氛围;巧用巡回“重普法”,充分发挥“马背法庭”、巡回法庭特殊作用,紧密结合法律“八进”活动,通过入户调研、巡回开庭、普法宣传等方式,向牧区农牧民群众大力宣传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2023年以来共开展进牧区等普法宣传50余次,累计受教育群众达2000余人次;指尖宣传“入人心”,借助官方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持续加大宣传力度,挑选经典案例加编双语注释“以案释法”,让民族地区群众在指尖感受到司法力量,将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等正向文化理念深植于各族群众心中。

3.1.JPG

3.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