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酒泉法院网,今天是 2025年05月22日 星期四
  • 关注:
基层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动态

邻里纠纷只为埂 让他一让又何妨

来源:肃州区人民法院 作者:程梦华 责任编辑:肃州区法院 发布时间:2024/7/3 9:59:19 阅读次数:
字号:A A    颜色:

田间地埂是土地分隔的界线,也是田地之间的公共通道。农民经常因地埂位置、权属、通行等问题产生纠纷,甚至引发治安事件。近日,银达法庭成功审执结一起因地埂位置偏移引发的健康权纠纷案件,有效修复了邻里关系。

基本案情:2023年4月10日,原告李某与被告马某因土地地埂发生争吵,马某怀疑李某破坏了公共的地埂,便用拳击、脚踢等方式殴打李某,致李某身体多处受伤,李某遂于今年3月初将被告诉至法院。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梳理案情发现,该案虽然是健康权纠纷,但当事人实际争议的是土地地埂偏移问题,纠纷时间长达十年之久。

组织调解:承办法官考虑到要促进本次纠纷实质性解决,弥合分歧、解决矛盾,首先要理清纠纷的起因,化解矛盾根源,便联系村书记、队长,并组织原、被告双方到现场了解情况,实地查看地埂现状。最终确认是因原告将荒草放在公共地埂上,行走时草被踩踏掉进被告的地里引发矛盾。

案情清晰后,承办法官从维护邻里和谐、化解矛盾的角度出发,向原、被告双方讲法律、讲情理、讲危害,引导双方正确面对事实,换位思考,并为双方划分责任。经过承办法官多次耐心劝导和释法明理,成功化解了双方心中的怨气,原告随即承诺会将地埂恢复原样,被告也当场付清了赔偿款。至此双方的纠纷化解,多年的邻里矛盾也得以解决。

温馨提醒:古人云“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在此,法官温馨提醒广大群众,生活不是战场,无需一较高下。邻里之间更应互帮互助、互谅互让、团结和睦,切莫以身试法,用错误的方式解决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