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源治理是站在社会治理的视域之下,强调人民法院处理涉诉案件,既是化解矛盾纠纷,更是参与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重要方式。伴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升,人们的法治观念、依法维权意识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在司法过程中提出了多元解纷、有效化解、源头治理等新的需求,对法治提出了更高的期待。因此人民法院要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基点,以社会治理现代化为切入点,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满足人民群众对新时代司法的新需求、新期待,以法治方式推动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听民意,解民忧,
围成圈圈化民愁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群众的需求是法院工作的“指南针”。法院司法服务好不好?人民群众满不满意?群众还有什么样的司法需求?这是把群众之事办好办精办实、办到群众心坎上的关键。为深入了解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司法需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法庭工作,肃州区人民法院总寨法庭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和“便利人民群众诉讼、便利人民法庭独立公正高效审判、便利人民群众及时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原则,切实发挥人民法庭职能作用,积极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服务基层社会治理和服务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要,坚持听真意见,察真民情,解真问题。用心解好群众诉讼之“急”,有针对性地进一步优化升级诉讼服务,为群众减轻诉累。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以群众的每一件“小事”入手,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一项一项抓落实,一条一条见成效,以群众“微事”传递为民“深情”。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实现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发挥人民法庭优势,充分开展诉前调解、电话调解、视频调解、现场调解等多种方式,及时高效化解矛盾纠纷;注重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强化巡回审判。积极开展特色司法服务,实行就地受理、就地调解、就地开庭,为人民群众提供高效、便利、低成本的贴心矛盾纠纷解决方式;重视判后答疑工作,为当事人解开“心结”。法庭坚持把判后答疑工作作为实现案结事了的重要抓手,积极开展诉前释法明理、判后答疑解惑,致力于解开当事人“心结”,降低当事人抵触情绪,从源头上减少执行案件的产生。坚守司法为民初心、牢记公正司法使命,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化解矛盾纠纷、服务人民群众、推进社会治理、促进乡村振兴、巩固基层政权、维护社会稳定”铭记于心、付之于行,用生动的司法实践为实现公平正义贡献力量!
讲政策,普法律
法治宣传在其中
春风拂面“法”意浓,普法宣传沁人心。送法进企业,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为持续做好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快推动“枫桥式法庭”创建,为企业提供精准司法服务,法庭干警走进辖区内企业,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详细了解企业经营现状,介绍肃州区人民法院在保障民营企业发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诉源治理工作等方面的重要举措,就如何加强企业法治意识、解决债务纠纷等提出针对性建议,并解答了企业负责人提出的法律问题,征求了企业对法庭在服务企业方面、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的意见。送法进乡村,绘就法治好“枫”景。为深入推进溯源治理,将普法宣传工作同乡村振兴相融合、同部署、齐落实,持续营造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法庭干警到辖区村落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并以座谈的形式,结合宣传册、实案讲解、互动答疑等方式为村干部、村民开展普法宣传,重点讲解了婚姻家事纠纷、相邻权纠纷、排除妨害纠纷等农村易发纠纷的预防与化解。同时,依托“法治副校长(辅导员)”工作机制,先后到辖区学校开展““法治进校园”、关爱留守儿童、把课堂“搬进”法院等活动,切实提高青少年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充分利用乡镇集市、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等时间节点,深入乡村、社区开展各类法治宣传,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家庭美德,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和法治建设,将法律知识送到群众手上,将安全感和满意度送进老百姓心里。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总寨法庭将继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进一步拓宽司法服务覆盖面,延伸审判职能作用,在化解矛盾、服务人民群众上争取新作为,在服务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上取得新成效,用实际行动把人民法庭打造成司法为民的“桥头堡”,为乡村振兴和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化振兴,叙民风
诉源治理一起攻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人民法庭地处基层一线,应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底色,跳出法庭看法庭,持续优化法庭工作布局,团结辖区一切有利于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的资源力量,打造地域化、差异化、多元化的司法增值服务场景,通过纠纷更深层次的源头治理,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寨法庭坚持预防在前,既“抓末端、治已病”,又“抓前端,治未病”,不断强化源头治理,坚持把非诉机制挺在前面,实现事了人和,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诉源治理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社会工程,总寨法庭立足主责主业,主动作为,为诉源治理恪尽己能。突出诉前延伸,源头预防纠纷。将法庭搬进百姓家中,深入田间地头、房前屋后上门调解,既满足当事人多元化司法需求,又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社会效果。同时,总寨法庭主动融入“党委领导、府院联动、社会协同、分层过滤、诉讼兜底”的诉源治理模式,让更多纠纷化在萌芽、解在诉前。对于涉及蔬菜、化肥、种子等农资的销售、运输等各个环节的纠纷开辟纠纷处理绿色通道,通过快调、快立、快审、快结、快执的方式,为辖区村民农忙时提供方便并减少诉讼成本。总寨法庭“嵌入式”融入辖区基层社会治理,通过当好“参谋者”、“指导者”、“搭台者”,协同联动,切实筑牢基层治理“防护网”。建立人民法庭与辖区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民调组织的常态化工作联系沟通机制,立足人民法庭法定职责,加强多方调解力度,对辖区内有诉源苗头的纠纷进行诉前调解,主动融入辖区发展大局,当好法治参谋。
酒泉法院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您是第 位访客
地址:酒泉市肃州区肃北路6号(金领广场东侧、丰安大厦北侧) 邮编:735000
诉讼服务事宜请致电:0937-2679790/2679831或12368诉讼服务热线。
网站及稿件相关事宜请致电:0937-2679838 投稿邮箱:jqzyxcc@163.com
酒泉市中级人民法院主办 陇ICP备102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