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酒泉法院网,今天是 2025年05月23日 星期五
  • 关注:
基层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动态

魏文盛院长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论坛·敦煌法学分论坛分组讨论中发言

来源:肃北县法院 作者:宋亚楠 责任编辑:肃北县法院 发布时间:2024/11/27 15:06:37 阅读次数:
字号:A A    颜色:

11月24日,2024年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论坛暨中国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年会(敦煌法学分论坛)在甘肃兰州召开,肃北县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魏文盛作为获奖代表受邀参加,并在分组讨论中发言。

LD7A5064.JPG

bf89d9841523b04d9d650bac9357368.jpg

魏文盛表示,在审判实践中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塑造司法理念、坚持能动履职、推动诉源治理、锻造法院铁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敦煌法学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将敦煌法学文化同司法审判有效融合,更好地发挥文化与法治的价值,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是深入了解其内在构造与机理,对接现代法治理念挖掘时代价值。敦煌法学之基础为唐律,研究其本身也是对唐律之补充。如今天裁判文书的实判、拟判以及《唐律疏议》《开元律疏》等重要的权威法律资源,为我们研究唐代中央法律在地方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文本依据和事实依据。我们要深入研究敦煌法学文化中的立法、司法、治官及社会治理文化,研究中国古代传统法治的成败得失,了解独特的价值观、国家观、法治观、权力观,汲取经验,为更好推进审判工作实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提供有益经验。

二是深入研究敦煌法学文化的历史渊源和核心价值,挖掘并传承敦煌法学的精髓,择善而用。要把敦煌法学文化融入时代需求,将和为贵”“定分止争等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抓前端、治未病”“诉源治理”“案结事了政通人和”“双赢多赢共赢等现代化审判理念中来。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作为指引,在司法办案中整合资源,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加强对涉案当事人的调解工作,减少社会对抗,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司法审判与能动履职结合落实并贯穿始终。探索从民惟邦本到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从选贤任能到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审判工作队伍,从治吏到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的继承变化,赋予新的内涵,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不断推动敦煌法学文化在审判机关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三是准确把握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内涵,推动敦煌法学文化理论思考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一方面要深刻认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内涵要义。创造性转化强调将敦煌法学文化进行形式转变,更多的是要在形式上进行改变、在具体内涵上进行取舍,从而为现代人所接受。创新性发展强调内涵意义上的突破,在传统法律文化的基础上,延伸出传统不曾触及到的空间,也会自然带来形式上的创新。要深入了解敦煌法学文化,传承弘扬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理念,融入科学民主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普法教育。弘扬传承天下无讼、以和为贵的价值追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四是结合敦煌法学文化开放包容的特点,探索具有民族特色法院文化的创新路径。要坚持守正创新,谱写新篇章。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弘扬司法为民优良传统,继承和发扬马锡五审判方式”“马背上的法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司法为民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自觉涵养为民情怀、汲取司法智慧,注重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微博、快手、抖音等载体,以音视频、歌舞剧、小品、小说等形式把法治文化推入群众视野,聚焦服务审执中心工作任务,推陈出新,打造出更多具有时代内涵的文艺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