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酒泉法院网,今天是 2025年05月24日 星期六
  • 关注:
基层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动态

2000万“一槌定音” 建工案“尘埃落定”

来源: 作者:苏婷 责任编辑:玉门市法院 发布时间:2024/12/13 18:35:04 阅读次数:
字号:A A    颜色:

2024年10月28日,一起诉讼标的额2059万元的经济纠纷案件,在玉门市人民法院法官的精心调解下得以圆满解决,不仅为双方当事人赢得了宝贵的和解机会,也为优化当地营商环境树立了典范。

当晚八点,窗外天色已黑,油田法庭的会议室却灯火通明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谈判”。此时,油田法庭的法官正在调解一起2000万元的建设工程纠纷案件,距离下午开庭调解已过去六个多小时,随着最后一个争议焦点的解决,原、被告终于达成调解协议,案件 “尘埃落定”。

该案在此次调解前已进行了二次庭前质证,因工程未进行最终结算且牵扯到案外人施工问题,原、被告对工程价款及已付款项等诸多问题,意见均有分歧,争议非常大,双方均想申请法院对工程价款进行鉴定。面对复杂的案件,主办法官并未急于作出裁决,通过仔细阅看卷宗,梳理争议焦点,认为如果进行工程鉴定,势必造成案件审理周期长,诉讼成本高的状况。以现有证据,双方具备协商工程总价款的条件,可以不进行鉴定,此案也有调解的可能性,遂以此为突破口,先后与原被告诉讼代理人及公司法定代表人单独沟通协商,后又组织本次庭审调解。经过多轮调解和深入沟通,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对给付工程款数额及时间进行了明确约定,争议的问题也逐一解决。该协议内容既体现了法律的公平与正义,又兼顾了双方企业的实际利益,实现了双赢的局面,而且为双方当事人节省了高昂的诉讼费用和时间成本。

此案调解的成功,不仅彰显了法院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积极作用,也为其他类似案件的解决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它告诉我们,面对复杂多变的商业纠纷,司法机构应当更加注重调解的作用,通过灵活多样的调解方式,引导双方当事人以更加平和、理性的方式解决矛盾,从而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