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敦煌法院民一庭成功调解一起因楼上维修不当引发的房屋漏水纠纷案。被告张某当场签署调解协议,承诺一周内将6000元赔偿款及诉讼费169元汇至法院指定账户,至此,这场因房屋漏水引发的邻里矛盾得以圆满化解,既维护了当事人合法权益,又修复了邻里关系,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原告李某系某小区3楼住户,被告张某为楼上4楼业主。2025年3月,张某因厨房下水管道堵塞自行维修时操作不当,导致大量污水渗漏至李某家中,造成屋顶、墙面大面积水渍、家具受潮变形等损失。李某多次与张某协商赔偿事宜未果,遂将张某诉至法院,要求赔偿维修费、误工费等共计1.2万元。
承办法官受理案件后,迅速梳理案情,实地勘验漏水现场,发现张某维修时未关闭总水阀且未采取防水措施,导致污水渗漏。尽管责任明确,但被告张某以“维修系紧急情况”为由拒绝全额赔偿,而原告李某坚持要求司法鉴定以确定损失金额。考虑到司法鉴定周期长、成本高,且双方系多年邻居,法官决定以调解为突破口。一方面,法官从法律角度向张某释明《民法典》第288条关于相邻关系的规定,明确其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承担侵权责任;另一方面,法官以“远亲不如近邻”的情理角度引导双方换位思考,强调邻里和谐的重要性。
经过两次庭前调解,法官结合现场照片、维修记录等证据,提出“一次性赔偿+维修保障”的调解方案。最终,被告张某认识到自身过错,同意赔偿原告6000元,并承诺一周内履行完毕;原告李某亦作出让步,撤回鉴定申请,双方握手言和。
此案的调解成功,彰显了司法裁判在修复社会关系中的柔性力量。敦煌法院将继续践行“枫桥经验”,以“如我在诉”的情怀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让司法既有力度更有温度,为构建和谐社区注入法治动能。
本案承办法官指出,房屋漏水纠纷多因日常维护疏忽或装修不当引发,建议业主在维修时做到三点:
1. 提前告知义务:涉及公共管道或可能影响楼下住户的维修,应提前沟通并做好防护;
2. 规范操作流程:聘请专业人员施工,避免因操作不当扩大损失;
3. 及时止损协商:漏水发生后应第一时间停止侵害并协商赔偿,避免矛盾升级。
酒泉法院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您是第 位访客
地址:酒泉市肃州区肃北路6号(金领广场东侧、丰安大厦北侧) 邮编:735000
诉讼服务事宜请致电:0937-2679790/2679831或12368诉讼服务热线。
网站及稿件相关事宜请致电:0937-2679838 投稿邮箱:jqzyxcc@163.com
酒泉市中级人民法院主办 陇ICP备102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