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称赞邹碧华同志崇法尚德,敢啃硬骨头,甘当“燃灯者”,是公正为民的好法官、敢于担当的好干部。他不仅“以一个法官的身份赢得了整个法律界的尊敬”,更以“改革奋楫者”的精神风范引发各行各业学习和弘扬的热潮。法院干警,当以邹碧华为镜,践行司法为民,做敢于突破困境的先行者。
要做坚守信念、心中有党的“主心骨”。邹碧华在《从专业思维、管理思维到领导思维—我的成长历程》一文中写道:“人的一生,都有一个需要坚守的价值。理想的完满人格,应当是破除自我,将自己融入到人民中,融入到祖国的法治中。无我,党的事业不朽,如是我心”。邹碧华还称自己两年内抓好司法改革和信息化“才算对得起党,对得起自己的人生”。碧血忠魂是他潜心法治的力量之源,执着信仰是他前进路上的导航明灯。法院干警当以邹碧华为镜,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核心素质,对党绝对忠诚,把个人的追求抱负与党的事业融为一体,始终与党同声同拍、同心同德。
要做甘于奉献、务实能干的“螺丝钉”。“与其抱怨,不如做好手中的事。每个人都是历史,如果每个人能让自己完美一点,历史也会完美一点。”邹碧华参与主持起草《上海法院司法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历经34稿,为分析上海市法官办案质效,查阅500多封群众来信,100件执行案件卷宗…邹碧华犹如雄伟之塔的一颗螺丝钉,在自己热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为世间带去安宁和力量。法院干警当以邹碧华为镜,将乐于奉献当作一种生活常态、一种工作作风、一种价值理念、一种精神追求,立足本职岗位比学习、比工作、比奉献,甘当“幕后英雄”。
要做严于律己、公道正派的“黑包公”。谈到司法改革,邹碧华说,“无论如何,都不能让那些在一线辛苦办案的老实人和年轻人吃亏”;论及法官员额制,邹碧华强调,“要避免搞一刀切,不能为了图省事、求便利,就欺负年轻法官,将助理审判员‘就地卧倒’转为法官助理”。“我要做中国最好的法官”是他律己的标准,“我们的产品是司法公正”是他不变的准则。法院干警当以邹碧华为镜,自觉践行“三严三实”,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公道正派的做人、待人、做事,坚持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树立高尚的法官形象。
要做精于研究、创新进取的“业务通”。在47个燃烧的岁月里,邹碧华写下了《要件审判九步法》、《基层法院可视化管理》、《公司法疑难问题解析》等10多部著作;综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力推司法公开,其中6项应用属于全国法院首创;独创一套“案件权重系数”,建起专人接听的法院“小总机”…邹碧华潜心研究,以创新精神在事业之梯上不断攀登。法院干警当以邹碧华为镜,发扬“安专迷”精神,勤学习、善思考、重实践,做到对政治理论学习深入、领会透彻,对党的政策了然于胸、运用自如,对基层工作情况了解熟悉、知根知底,围绕新形势下涉及民生的难点问题、涉及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司法实践中的焦点问题开拓创新,不断提高司法为民的群众认同。
要做敢于担当、弄潮改革的“铁臂膀”。“走上这个岗位,就得承担起这个岗位的使命与责任,艰难的任务能够锻炼我们的意志”。邹碧华凭着“该担当时必担当”的气魄,“背着‘黑锅’前行”的胆识,接连啃下了法官员额制等一个个“硬骨头”,凭借前瞻性的改革视野、丰富的实践经验成为全国司法改革的先行者。法院干警当以邹碧华为镜,自觉增强改革的历史担当,增强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深入推进一系列的司法体制改革,使人民法院审判工作更好地服务党委中心工作、服务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