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致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举办的贺信精神,营造机关浓郁的书香氛围,以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推动法院文化建设。7月14日起,敦煌市法院微信公众平台开设【书香法苑】专题栏目,法院干警们荐书品书,围绕政治理论、科学技术、法律专业、历史传记、诗词文学等不同类型选择部分书目向大家推荐,提供一份“敦法人”的读书清单。
我们不是只有海量卷宗
也并非只有案牍劳形
我们也有诗和远方
一起读好书,让我们来看看本期都有哪些好书推荐,还有哪些读书感悟呢?
何运韬推荐
《为什么是中国》金一南著
内容摘录:
1、一部波澜壮阔的中国近现代史,如果没有一代又一代人前仆后继,追寻真理救国救民,我们很可能至今还在黑暗中摸索和徘徊。正是这些真人点燃了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之火,才使我们至今未曾堕落、未曾被黑暗吞没。
2、千年未有之变局,不仅指中国,亦指世界。强者入局,弱者出局。虽有仁人志士前仆后继,中国依旧风雨飘摇,难改积贫积弱之现状。中华民族以灾难为土壤,等待着一颗光明的种子。
3、历史长河中看,中国人民走向民族复兴是众跨过鸭绿江那一刻开始的。敢于和世界上最强的国家较量,还能战而胜之,成为长期被视为“东亚病夫”的这个民族走向民族复兴的关键心理支撑点。
读书分享:
书的格局很大,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现在中美贸易战,描述了一部波澜壮阔的现代史,清晰的反映了中国社会从极度落后到今天的繁荣富强,一代代先烈在黑暗中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很多鲜明的形象跃然纸上,林则徐、孙中山、蒋介石、李大钊、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黄开湘(飞夺泸定桥 强攻腊子口的团长)、……还有许多,我们不知道长什么样,叫什么名字的烈士们。最终,是中国共产党找到了正确的道路,带领全国人民走出黑暗,走向胜利,走到今天。
书的层次很清晰。从旧清政府的一盘散沙,到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变局,到共产党成立的星星之火,到抗战胜利的浴火重生,到朝鲜战争的国际立威、到中国崛起的博弈到今天的世界格局走向,对百年历史做了清晰的阶段划分。让我更清晰的了解现代史。
书的资料很细致,我知道了甲午战争中“镇远”“定远”号的排水量是7335吨;南昌起义人数22500人,两个月后三河坝分兵只剩800人,朱德、陈毅、林彪、粟裕在其中;上甘岭战役43天,范佛特里在我军3.7平方公里陈地上倾泻炮弹190余万发,航空炸弹5000余枚,阵地山头被削低近两米,坑道被打短了5-6米……诸如此类的数据在比比皆是,充分体现了作者倾注的心血和著书的严谨。
以上说的是有形部分,看得见,说得清的历史、人物、事件,有清清楚楚的数据史实和数据为支持。透过这些有形的东西,让我感受到了一种精神,一种我们中华民族从洪荒神话传承到今天的精神,我无法用有限的语言来描述,但可以试着描述,这是一种能将个人与民族、国家相融合的精神,能够用个人的生命来换得民族复兴,国家强大的精神,任何艰苦的环境、强大的敌人都无法打倒我们前进的步伐。这种精神已经融入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血脉,存在于那些革命先烈的血脉,也存在于你我,我们每一个人的血脉。百年之后,有些人有些事可能在历史中消散,甚至历史都可以被忘记,被改写,可我相信,这种精神将会一代代的传承下去,正所谓薪火相传,精神永存。
王冬琴推荐
《静下来,一切都会好》 陶尚芸著
内容摘录:
1、允许一切发生。当允许一切发生,人就会变得柔软、放松,苦和快乐就是一念之差,吃苦是应该的,想要做好一件事,有些苦是必须吃的,是分内的事,成功没有捷径。
2、每天被无数种嘈杂的声音和疲倦的尘埃紧紧缠绕,使得我们无法在尘世中静下心来生活和工作,无法静下心来感受和体验,无法静下心来思考和计划,我们随时都需要静下来,从忙碌、盲目和茫然的世界中退后一步,让内心回到安静的状态,赶走身边的无奈,驱散周围的喧嚣,迎接自己的未来。
3、静下来,是一种心灵模式。心静了,就可以整理一下自己的心情,拂去心灵的蒙尘,在忙碌中安享内心的平静,一切困惑与迷茫都将豁然开朗,心静无欲,无欲则平和。
4、静下来,是一种生活方式。痛苦时静下来,探究痛苦的根源;烦乱时静下来,摆脱扭曲和误解;迷惘时静下来,抛弃执着的预想,珍惜当下的幸福。
5、太过追求完美,就愈加变得胆小。畏手畏脚,害怕犯错、害怕缺陷、害怕遗憾、害怕不完美,患得患失,纠结末节。某些不完美反倒能使人清楚地看到前方道路的曲折,道路两旁的荆棘,找到自己的定位,实现人生价值。
6、放下面子,做真实的自己。不畏惧别人的眼光和言论,放下面子,就少了很多烦心事,对身边的人也愈加宽容,愈加平和。拿得起、放得下,坦然面对、淡然处之。
7、有什么样的能力就做什么样的事情,有什么样的谱子就唱什么样的调子,这样不至于活得太虚伪,在赢得别人尊重的时候,也能给自己心灵减压。
8、经历了春天的温暖,就必须等待夏日的烈火考验,收获了秋天的果实,就必须忍耐冬日的严寒。春秋的日子固然甜蜜,冬夏的光阴也不可拒绝,酷热与严寒如同生活中的不幸与苦难,要以平静、淡定的心态去面对,细细品尝其中的滋味,生活虽苦犹甜。
读书分享:
心若沉浮,浅笑安然。可能是受到快节奏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影响,现在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读完一本书,在一个安静的午后,一杯咖啡,一本书,一个我。
《静下来,一切都会好》是一部人生修养哲理书,通过多个真实故事,从静心与幸福感的关系角度启迪读者心灵。作者如同对话般,从静下来生活、静下来感受、静下来工作、静下来积累、静下来思考、静下来计划、静下来反省、静下来疗伤八个方面缓缓阐述,用文字带给我一份安静的阅读体验,使我在忙碌中得享内心的平静。当我的内心得到宁静的慰藉,周围的世界也会变的不再喧嚣。静下来想一想,年轻与迟暮,相聚与离别都是人生体会,各有各的感受,各有不一样的人生经历。只有经历过,才能算是完整的人生。唯有细细品味,才不会把它当做人生的终结或者苦难,才能体味其中的幸福之感,不是因为得到的多,而是因为计较的少,欲念少了,心自悠然。
读完这本书,我的内心也得到了一次文字的洗涤,工作与生活的焦虑不安也不再折磨着我,内心正在逐渐的归于平静,生活中的琐碎小事也不再让我心烦意乱。因为,我找到了让心灵获得宁静的秘方——静下来,一切都会好。
张晓婧推荐
《围炉夜话》王永彬著
内容摘录
1、学朋友之长,行圣贤之言。
2、人品之不高,总为一利字看不破;学业之不进,总为一懒字丢不开。
3、身无饥寒,父母不曾亏我,人无长进,我以何对父母。
4、有真性情,须有真涵养。
5、博学笃志,神闲气静。
6、但责己,不责人,此远怨之道也。
7、求备之心,可用之以修身,不可用之以接物;知足之心,可用之以处境,不可用之以读书
8、滥交朋友,不如终日读书。
9、处事有何定凭,但求此心过得去;立业无论大小,总要此身做得来。
10、贪名利祸至,耐穷困甘来。
读书分享:
围炉夜话的作者王永彬,清代学者,著有《围炉夜话》,与洪应明的《菜根谭》、陈继儒的《小窗幽记》共称为“处世三大奇书”。《围炉夜话》分为221则,以“安身立业”为总话题,分别从道德、修身、读书、安贫乐道、教子、忠孝、勤俭等十个方面,揭示了“立德、立功、立信”都是以“立业”为本的深刻含义,是值得我们深读的一本书。
全书告诫我们为人处世要明理向善、心平气和,切忌违背乡俗、自命清高。通篇语言虽然简洁,但很是深刻。贯穿全文的主旨思想,大都是正宗的儒家学说,修治齐平、正心修身,向上向善。人的资质高低并不能决定其人格的高下,而主要看他的忠实可靠度,这就如同人的学问的高低并不能单凭他的文章的好坏来判断,关键要看他的品德如何。高超的能力加上真诚的言行、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信誉,才会为自己创造光明的前途。所以判断人才的标准应该是:以德为先,能力居后。这对我启发很大,受益匪浅。
浮躁,迷茫,困惑充斥着我们现在的社会,而《围炉夜话》正像一盏心灯,为我们照亮了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