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小伙伴们大家好呀!人生在世难免与他人发生碰撞摩擦,遇到无法解决的纠纷怎么办?近年来,随着全民法律意识的提高,遇到纠纷大家第一时间可能就想到了诉讼,但是比起程序化的诉讼流程,也许诉前调解能够更高效快捷的解决问题。今天,就由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法院诉前调解工作吧!
1、什么是诉前调解?
诉前调解是立案前的调解。在当事人提起诉讼后,人民法院立案受理前,坚持自愿性、合法性的原则,在征得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将纠纷当天转交法院诉调对接中心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功,再及时登记立案,进入诉讼程序。
2、诉前调解有哪些好处?
(1)成本低、效率高
时间成本低。一般而言,法院审理简易程序民事案件法定审限一般为三个月,审理普通程序案件为六个月,复杂疑难案件的审理时间会更长,如您愿意诉前调解,法院可在当日为您组织调解、化解纠纷。
金钱成本低。一般情况下选择诉讼的话,法院会按照规定收取一定的诉讼费用,但诉前调解则不同,经诉调对接中心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的案件,双方当事人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的,不收取案件受理费;双方当事人向法院申请出具调解书的,按照案件受理费一半收取。原告向法院申请撤回起诉的,不收取案件受理费。
(2)更灵活、更省心
相比诉讼程序,诉前调解更加突出“调”字,程序上更加灵活,当事人无需担心如果纠纷调解不成会在审判过程中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也不用担心因为在调解过程中的让步会影响最后的审理结果。在调解过程中,当事人可以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真实意见和想法,达成的调解协议可以最大程度代表双方的真实意思、切实体现公平公正。
(3)解心结、效果好
诉前调解可以大大缓解诉讼的对抗性,可以让双方更加理性平和地解决问题,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冲突和争执,可以更加有效的维护双方的和谐。
3、诉前调解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案件调解成功的两种标志:一是当场履行,申请撤诉。二是不能当场履行,法院会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出具司法确认裁定书或者是民事调解书,给双方当事人达成的调解协议赋予法律强制力。如果一方当事人拒不履行调解协议,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凭借该裁定书或者调解书,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