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立春前后,总会有那么一两场极端天气,或漫天风沙,或雨雪相加,让身处西北的我们对这一节气始终缺乏体验感,总觉得冬天的严寒仍然笼罩在四周,春天还需耐心的等待。
周末的早晨,想去郊外散步,一个冬天的“收”和“藏”,让身体和思想都适应了慵懒的理所当然,也该出去活动活动了。因为看到窗外晃动的树枝和灰蒙蒙的天空,还未出门,仿佛就已感觉到冷风从脖子里灌进来,所以不自觉地穿上厚重的冬衣,还特意戴了帽子。朝着鸣沙山的方向,我一路走去,不一会儿,手心微微出汗,不再感觉寒冷,摘了帽子,迎面而来的风有了轻微的温度。遥望远处的沙山,在山顶与天空相接的地方,阳光划出了温柔的弧度,再看看脚边,原来路边的土壤已经变得松软,小草很快就要破土而出。
其实,信念的春天已经来了。我们迎着风走在送达的路上,把一份份诉讼材料送到当事人的手中;我们坚持公正审判,在庄严的法庭里,一次次敲响正义的法槌;我们深夜仍然亮着灯,一遍遍翻阅法规和案例,只为依法作出每一份裁判文书;我们深入企业和乡镇,将法治宣传和法律咨询送到群众身边,让“法味”融入“年味”……一年中最宝贵的时间,就是起步的时刻,我们在这样一个万物复苏的时节,写下新年的期许,并为此积蓄能量,将厚厚的法律条文化作生动的司法实践,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深植心中,用每一次用心的送达、每一场严谨的庭审、每一份公正的判决去诠释司法为民的价值,努力实现我们共同的法治理想。
心若向阳,何惧风霜。每个人心中的春天都代表了一种精神,那就是辞旧迎新的希望和克服困难再出发的勇气,愿我们在新年伊始勇毅前行,不负韶华,不负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