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人民法庭作为基层人民法院的派出机构,直接面向农村,面向基层,在化解基层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一、队伍建设情况
肃州区法院现有派出人民法庭5个(巡回法庭除外),银达法庭10人,总寨法庭9人,金佛寺法庭5人,三墩法庭6人,清水法庭6人,共计36人,其中党员16人。
1.从人员身份看:法官7人,法官助理9人,书记员23人,法警5人。
2.从编制类型看:在编干警13人,省聘书记员3人,院聘书记员10人,院聘法警5人,院聘驾驶员5人。
3.从年龄结构看:法官平均年龄为36岁,法官助理平均年龄为30岁,书记员平均年龄为29岁。
4.从职级待遇看:法官中一级法官5人,三级法官2人;法官助理中6人均为五级法官助理。
二、法庭基本情况
1.银达法庭。办公楼建筑面积为1652.7平米,建筑共计3层。法庭坐落乡镇为肃州区银达镇,管辖范围包括:肃州区银达镇、果园镇、丁家坝农场、边湾农场,辖区人户籍人口约为4.5万人。
2023年受理各类案件841件,结案827件,结案率98.34%。2024年1-4月受理各类案件476件(诉讼130;执行346),结案244件,结案率51.26%。
2.金佛寺法庭。办公楼建筑面积为1652.7平米,建筑共计3层。法庭坐落乡镇为肃州区金佛寺镇,管辖范围包括:金佛寺镇、东洞镇、丰乐乡,辖区户籍人口约为3.5万人。
2023年受理各类案件374件,结案367件,结案率98.13%。2024年1-4月受理各类案件218件(诉讼122;执行96),结案49件,结案率50.00%。
3.清水法庭。办公楼建筑面积为1040平米,建筑共计2层。法庭坐落乡镇为肃州区清水镇,管辖范围包括:清水镇、下河清镇、国营下河清农场,辖区户籍人口约为2.8万人。
2023年受理各类案件369件,结案363件,结案率98.37%。2024年1-4月受理各类案件227件(诉讼119;执行108),结案102件,结案率44.93%。
4.总寨法庭。办公楼建筑面积为1040平米,建筑共计2层。法庭坐落乡镇为肃州区总寨镇,管辖范围包括:总寨镇、上坝镇,辖区户籍人口约为4.3万人。
2023年受理各类案件887件,结案878件,结案率98.99%。2024年1-4月受理各类案件619件(诉讼208;执行411),结案269件,结案率43.46%。
5.三墩法庭。办公楼建筑面积为1040平米,建筑共计2层。法庭坐落乡镇为肃州区三墩镇,管辖范围包括:三墩镇、铧尖镇、黄泥堡乡,辖区户籍人口约为3.5万人
2023年受理各类案件529件,结案524件,结案率99.05%。2024年1-4月受理各类案件202件,结案143件,结案率70.79%。
三、人民法庭受理案件基本情况
1.人民法庭受理案件总体情况
肃州区法院人民法庭受理案件数呈上升趋势,与2020年相比,受理诉讼案件数上升86.62%,受理执行案件数上升115.38%。
2.人民法庭受理案件数占比情况
肃州区法院人民法庭受理案件数占比也在逐年上升(2021年为疫情影响有所下降),占比由2020年的14.12%上升至2023年的20.41%。
3.2024年1-4月肃州区法院派出法庭受理案件占比
5个基层派出法庭2024年1-4月受理案件数占全院受理案件数的22%,特别是总寨法庭,为解决诉前积压案件,受理诉讼和执行案件数将上年度激增100件。
4.2024年1-4月派出法庭受理案件同比情况
5个派出法庭2024年1-4月受理诉讼案件同比下降43.67%,受理执行案件同比增长52.90%。由此可见,诉源治理成效已初步显现,但执行压力与日俱增。
四、工作成效
2023年1月-12月,5个派出法庭受理民商事案件3000件,审结2959件,结案率98.63%。受理执行案件1344件,已结案件1305件,结案率97.10%。
2024年1月-4月,根据法庭收结案情况分析,法庭收案同比呈下降趋势,诉前调确案件同比上升,法庭诉前调解工作突现成效,使民商事案件收案数同比大幅下降。
一是特色法庭创建有声有色。肃州区人民法院在基层法庭治理的实践过程中,把传统的“马锡五审判方式”与现代司法工作相融合,以“一庭一品”为创建目标、“一庭一专”为创建途径、“一庭一策”为具体措施、服务乡村发展为根本导向、助力乡村振兴为根本任务,走出了一条“庭庭有特色,乡镇有亮点”的城乡结合之路,探索出银达“红色法庭”、总寨“园区法庭”、清水“三农法庭”、金佛寺“产业法庭”、三墩“青年法庭”等五个农村法庭特色品牌,形成了布局合理、定位清晰、发展均衡、运行高效、群众满意的“一庭一品”特色法庭构建模式,在基层社会治理和乡村振兴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是诉源治理成效初步显现。2024年1-4月,5个派出法庭诉前调解(调确)313件,调解成功数同比上升36.7%,受理诉讼案件703件,同比下降43.67%。派出法庭坚持将调解贯穿诉前、诉中,邀请人民调解员、乡贤、老党员、村支书等当地富有名望的人开展调解工作。通过“法网融合”行动,法官及法官助理主动下沉网格,提前介入矛盾纠纷调解,将许多潜在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不仅减轻了法庭工作压力,更提高了司法效率,使有限的司法资源得以更加合理的配置。
三是工作作风得到有效转变。坚持贯彻“如我在诉、如我在执”的工作理念,在案件审理的每一步对当事人及代理人给予尊重和帮助。法庭干警能急当事人所急、想当事人所想,给予当事人充分的关怀,站在当事人角度去思考问题,2024年1-4月在田间地头、村委会、当事人家中开展巡回审判11场次,让司法更加贴近群众。在春耕、秋收阶段,深入一线办案、普法,做好事前预防、事中调解,2024年1-4月受理涉农业案件同比下降48%,全力保障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
五、存在问题
派出法庭作为人民法院的基层单位,承载着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重要职责。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派出法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一是人案矛盾突出。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民商事案件逐年上升,群众的司法需求也不断增多,案多人少的矛盾在基层法庭较为突出,审判力量严重不足。以2023年为例,人均结案620.57件,远远高于全院法官办案平均值。
二是送达难执行难。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人口外流现象严重,在送达法律文书、开展执行工作时,经常出现被告已不在户籍地(外出)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审判执行效率。
三是联动机制不足。派出法庭在处理涉及多部门、多领域的案件时,往往需要与属地行政机关、村委会以及社会组织等进行协作。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联动机制,协作往往难以顺利进行。
六、下一步工作计划
肃州区法院将持续关注派出法庭的工作动态和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制度机制,确保派出法庭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责、发挥作用。
一是加强干警队伍建设。强化干警政治思想教育,不断提升业务素质,改进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法庭整体形象,树立新风貌,培养新精神,营造新风尚。加快解决法官助理职级晋升问题,调动干警工作的积极性。积极协调对三墩法庭、清水法庭的改建,改善办公条件,使法官不仅安心驻庭,而且乐于到法庭工作,确保队伍稳定,使法庭的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是深入推进“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理解和把握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结合肃州区法院派出法庭工作实际,对标创建要求,持续大胆创新,努力打造聚民心、解民忧、惠民生的法庭,为群众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司法服务,把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落到实处,形成党建引领破题、促进审执提质增效的良好局面。
三是庭所联动深化诉源治理。坚持把非诉机制挺在前面,既“抓末端、治已病”,又“抓前端,治未病”,加强与基层解纷力量的合作与联动,通过深入村组巡回审判、就地调解,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社会效果。同时,主动融入“党委领导、府院联动、社会协同、分层过滤、诉讼兜底”的诉源治理模式,建立人民法庭与辖区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村民组织协调联动的工作沟通机制,让更多纠纷化在萌芽、解在诉前,进一步缓解人案矛盾。
四是加大法治宣传力度。进一步创新宣传方式,丰富宣传载体,力求普法内容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通过巡回审判、公开审理、以案释法做实在普法宣传,努力提升农村居民法治意识。充分利用乡镇集市、文化艺术节等重要节会,开展涉土地、制种、借款等方面法治宣传,营造学法尊法用法守法的浓厚法治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