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酒泉法院网,今天是 2025年09月14日 星期日
  • 关注:
基层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动态

多方联动破梗阻 协同发力促送达

来源: 作者: 李亚伟 责任编辑:玉门市法院 发布时间:2025/7/24 9:39:00 阅读次数:
字号:A A    颜色:

“这婚我坚决不离!东西你们别往我家送!”当法官第三次敲响被告的家门时,迎接他们的依旧是带着怒气的断然回绝。这不禁让法官回想起前两次向被告送达文件的情景。第一次送达时,被告同样坚决拒绝接收任何与离婚诉讼相关的文件,情绪激动时,甚至直接将送达文书撕毁。第二次,被告远远看到法院的人在家门口等候,立刻掉转车头,驾车离开了。

“送达不是简单递材料,是要打开当事人的心结。”两次碰壁后,承办法官意识到,硬送只会激化矛盾。为了打破僵局,确保法律文书有效送达,承办法官决定采取多方联动的策略,当即联系当地司法所、村委会,详细了解了被告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以及日常行为习惯,摸清被告“怕丢面子”“担忧子女”的核心顾虑后,与司法所、村委会的工作人员紧密合作,共同制定了一套针对性的沟通方案。再次来到被告家,村主任先拉起家常,说起被告供孩子读书的不易;司法所所长递上热茶,静静听她痛诉独自育儿的委屈;法官则用方言向其解释道:“应诉不是认输,是让法院听见你的想法。”经过多方的不懈努力,被告不仅在送达回证上按下指印,还主动问起开庭时间。

庭审当日,被告在司法所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提前半小时抵达法庭,并向法庭阐述了自己的意见。判决送达时,她泡了热茶招待送文书的干警。

从摔门拒见到端茶相迎,这场跨越心结的送达,见证了司法温度如何穿透隔阂。玉门法院通过“部门联动 + 温情疏导”的模式,破解了个案梗阻,更在乡邻间播下“司法为民”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