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金塔县人民法院在审理多起案件时发现,不少当事人通过抖音、快手、百度等互联网平台寻求法律咨询与诉讼代理服务,不仅遭遇财产损失,更因此导致维权过程波折重重,权益保障之路受阻。
案例一:低价承诺成空谈,“律师”拉黑陷被动
当事人石某因民间借贷纠纷准备起诉,在某网站被一个“律师”账号吸引。该账号以“轻松胜诉”“低价服务”为诱饵,让石某信以为真,随即支付了数千元费用。然而,这位“律师”仅提供了一份简单的起诉状,在立案环节敷衍应付,导致案件进度迟缓。更令人气愤的是,开庭前夕,石某发现自己已被该“律师” 拉黑。因身处外地无法到庭应诉,石某不得不重新在当地委托正规律师,额外支出了一笔费用,维权成本大幅增加。
案例二:700元买误导,证据瑕疵输官司
当事人金某因买卖合同纠纷诉至法院。庭审中,金某提及曾花费700元找“律师”。经法庭庭前了解,金某是在抖音上联系到这位所谓的“律师”,对方同样承诺“轻松胜诉”全额追回损失,甚至宣称所有花费可由对方承担。金某通过抖音转账700元后,按照其指导收集证据、准备材料,最终却因证据存在严重瑕疵,无法有效支撑诉求。经查,该“律师”根本不具备专业法律知识,其错误建议直接导致金某维权受阻。
法官提醒:擦亮双眼,选择正规法律服务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法律咨询看似便捷高效,实则暗藏诸多风险。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当事人急于解决问题的心理,在抖音、快手等平台伪装成专业律师,以“包打赢”“有关系”“低成本”等虚假承诺吸引客户。这些“假律师”大多不具备诉讼代理资格,既无法提供专业有效的法律服务,还会导致当事人花费 “冤枉钱”,甚至错过最佳维权时机。
为此,法官提醒广大群众,寻求法律帮助时务必保持谨慎。选择律师前务必核实其执业资格,可通过全国律师执业诚信信息公示平台等官方渠道查询确认;尽量优先选择就近的正规律师事务所,进行面对面咨询沟通,明确服务内容后签订规范的委托代理合同,详细约定双方权利义务与收费标准;对网络上“包打赢”“零风险”等过于诱人的承诺保持高度警惕,切勿轻信,避免陷入“假律师”骗局,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酒泉法院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您是第 位访客
地址:酒泉市肃州区肃北路6号(金领广场东侧、丰安大厦北侧) 邮编:735000
诉讼服务事宜请致电:0937-2679790/2679831或12368诉讼服务热线。
网站及稿件相关事宜请致电:0937-2679838 投稿邮箱:jqzyxcc@163.com
酒泉市中级人民法院主办 陇ICP备102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