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酒泉法院网,今天是 2025年09月17日 星期三
  • 关注:
基层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动态

先行调解:玉门法院的“速度与温度”

来源: 作者:王茹 责任编辑:玉门市法院 发布时间:2025/8/25 8:35:39 阅读次数:
字号:A A    颜色:

今年以来,玉门市法院紧扣“公正与效率”主题,深化多元解纷体系建设,创新构建“多元协同、精准分流、规范保障”的先行调解工作模式,通过聚合力、优流程、强基础,推动大量纠纷在诉前实质性化解。截至目前,共受理民商事案件1086件,分流调解795件,分流率达73%,调解成功614件,调解成功率77%,切实让群众感受到司法服务的速度与温度。

多元协同聚合力织密“立体式”解纷网络

“多亏法院和综治中心一起调解,钱也拿回来了,合作情谊也还在!”某化工企业负责人在纠纷化解后说道。今年5月,某化工企业因与外地供应商因原材料质量问题产生货款争议,双方各执一词,矛盾逐渐激化,只好前往经济开发区(东镇)综治中心,向玉门法院诉讼服务团队提起诉讼。接到案件后,诉讼服务团队第一时间联动玉门市温州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邀请熟悉化工行业的调解员共同参与调解。法官从法律层面释明违约责任,商会调解员结合行业惯例分析争议焦点,仅用两天就促成双方达成和解。

玉门法院立足本地产业特点,积极构建“法院+党政部门+行业组织+基层网格”的多元协同解纷格局,推动诉调中心入驻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诉讼服务团队入驻园区综治中心,实现立案登记、诉调对接、司法确认“一站式”办理;同时,依托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组建的7个调解室、8个专业调解委员会,提供“行业专属+法律兜底”的定制化服务,为产业发展筑牢法治屏障。

精准分流提效能构建“全链条”调处机制

“原本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没想到从提交材料到拿到裁定书,只用了5天!”某农资店经营者对调解效率赞不绝口。今年3月,该农资店因化肥赊销款回收问题将3户农户诉至法院,诉调中心通过分析,认定该案事实清晰、标的额不大,属于适宜调解案件,随即分流至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调解员结合农村交易习惯,采取“背对背”沟通、“面对面”协商的方式,很快促成双方达成分期还款协议,并同步完成司法确认。

玉门法院创新“三步分流”机制,实现纠纷精准高效化解。第一步“科学筛查”,诉调中心根据案由、标的额、当事人数量等将案件初步划分为“简单、一般、复杂”三个层级,识别出适宜调解的简单纠纷;第二步“分类引导”,设立“调解优先窗口”,由法官助理“一对一”讲解调解优势,引导当事人自愿选择诉前调解;第三步“审理兜底”,对调解未成功案件,直接转入审理程序快审快结,实现“立案-调解-审理”无缝衔接,今年速裁团队审结案件604件,平均审理周期3.6天。

多维发力提质效打造“全环节”调解服务范式

“这次培训把物业纠纷的调解要点讲透了,以后再遇到类似案件心里就有底了!”参加完业务培训的调解员说。今年3月,玉门法院联合街道办,以“物业纠纷化解和法律适用”为主题,组织50名调解员开展专题培训,通过“典型案例复盘+模拟调解演练”的方式,详解《民法典》中物业服务合同的相关规定,有效提升了调解员专业能力。

为夯实先行调解工作根基,玉门法院建立“三项机制”,确保调解工作高效有序开展。一是常态化培训机制,定期围绕婚姻家庭、交通事故、商事合同等重点领域开展调解员业务培训,今年以来,已举办培训3期,参训调解员150余人次;二是融合调解机制。采用“线上+线下”融合调解模式,针对外出务工或不便到场的当事人,依托“云上法庭”建立“远程调解室”,实现“异地当事人零跑腿、调解协议线上签、司法确认即时办”。三是数据研判风险防控机制,定期参加矛盾纠纷研判会议预警研判风险。每周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推送典型案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群众直观感受“调解省时、省力、省钱”的优势,逐步在全社会凝聚起“有纠纷先调解、调不成再诉讼”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