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诈骗是指假借养老之名实施诈骗、骗取老年人财物的违法犯罪行为。这种行为,不仅导致老年人的财产遭受巨大损失,而且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也会造成重大影响。
今天,带你来了解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养老诈骗类型:
销售“养老产品”型
通过提供免费旅游观光、情感陪护、虚假宣传等手段,采取商品回购、寄存代售、消费返利、养生讲座等方式,诱骗老年人购买价格虚高的保健品或伪劣产品。
防骗锦囊:不轻信所谓的“神丹妙药”,树立正确的保健理念,从正规渠道获取科学的保健知识。
提供“养老服务”型
迎合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以上门照料、机构托管、提供床位等为由,诱骗老年人签订合同、交纳会费、购买养老床位、预交养老服务费用等。
防骗锦囊: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骗子的虚情假意所蒙骗。面对形形色色的骗术,切记:凡是让您出钱的,一定多留个心眼,以防陷入不法分子的骗局。
宣称“以房养老”型
假借“以房养老”之名,声称每月可以获得高额利润,诱骗老年人抵押房产。事实上,不法分子会将房产直接以高息抵押给职业放贷人,并将房屋处置权交由其处置。前期,老年人可能会获得收益。后期,不法分子大多会卷钱跑路,致使老年人钱、房两空。
防骗锦囊:看管好自己的房本,不随意打开陌生链接,不随意填写个人信息,更勿将验证码等信息告知他人。
投资“养老项目”型
采取组织旅游、听讲座、免费体检、赠送礼品等手段,先向老年人灌输金融养老、新型投资等概念,之后以“高回报”为诱饵,诱导老年人购买养老保险、开办养老院、购买养老公寓、入股养生基地等。
防骗锦囊: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更不会无故掉馅饼。切勿贪图便宜,不参加各类免费讲座、免费领鸡蛋等活动,切勿轻信各类“稳赚不赔”“低投入、高回报”的宣传。
代办“养老保险”型
冒充银行、保险机构工作人员,虚构或夸大保险项目收益,隐瞒保险理赔真实程序,设置陷阱,诱导老年人消费。
防骗锦囊:保持谨慎态度,接到自称银行、保险公司工作人员或自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短信或电话,及时和成年子女商议,第一时间拨打官方电话或求助公安机关进行核实,避免上当受骗。
开展“养老帮扶”型
以空巢老人为目标,在老年人面前装儿子、扮孙子,假借义务诊疗、心理关爱、慈善捐助、志愿服务、组织活动等形式,获得老年人的信任后,以多种形式对老年人实施诈骗。
防骗锦囊:对于表现异常热情的陌生人,切勿过于亲近,警惕陌生人递来的“关爱”橄榄枝。
酒泉法院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您是第 位访客
地址:酒泉市肃州区肃北路6号(金领广场东侧、丰安大厦北侧) 邮编:735000
诉讼服务事宜请致电:0937-2679790/2679831或12368诉讼服务热线。
网站及稿件相关事宜请致电:0937-2679838 投稿邮箱:jqzyxcc@163.com
酒泉市中级人民法院主办 陇ICP备102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