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当事人在准备前往法庭参与民事诉讼庭审时,因为在外地或是其他的原因不能够亲自到庭,于是便找了自己的亲人或是朋友来冒充自己去参加民事诉讼。殊不知,假冒他人身份参与诉讼,涉嫌虚假诉讼,造成的后果,你可能承受不起!我们来看看法律是怎么规定的:
法律知识点一: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八十九条 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适用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的规定处理:
(一)冒充他人提起诉讼或者参加诉讼的;
(三)伪造、隐藏、毁灭或者拒绝交出有关被执行人履行能力的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查明被执行人财产状况的;
(四)擅自解冻已被人民法院冻结的财产的;
(五)接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后,给当事人通风报信,协助其转移、隐匿财产的。
法律知识点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2年修正)第一百一十四条(2017年修正第一百一十一条) 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
(二)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的;
(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查封、扣押的财产,或者已被清点并责令其保管的财产,转移已被冻结的财产的;
(四)对司法工作人员、诉讼参加人、证人、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协助执行的人,进行侮辱、诽谤、诬陷、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阻碍司法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的;
(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
法官寄语:
当事人参与诉讼,应当秉着诚实信用的原则,冒充他人名义参与诉讼,不仅侵害了被冒名者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人民法院的正常审判秩序,影响和阻碍了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对于该种行为,人民法院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冒名者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如果自己无法参加民事诉讼该怎么办?
如果由于特殊原因不能够亲自去参加民事诉讼,我们可以委托他人或是申请缺席,按照正常的程序处理,而不是找人冒充。
酒泉法院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您是第 位访客
地址:酒泉市肃州区肃北路6号(金领广场东侧、丰安大厦北侧) 邮编:735000
诉讼服务事宜请致电:0937-2679790/2679831或12368诉讼服务热线。
网站及稿件相关事宜请致电:0937-2679838 投稿邮箱:jqzyxcc@163.com
酒泉市中级人民法院主办 陇ICP备102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