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酒泉法院网,今天是 2025年05月24日 星期六
  • 关注:
基层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动态

【三抓三促·品牌创建】肃州区法院: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总寨法庭落地生根

来源:肃州区人民法院 作者:杨小丽 责任编辑:肃州区法院 发布时间:2023/9/8 18:20:40 阅读次数:
字号:A A    颜色:

    派出人民法庭作为维护基层稳定、服务群众司法需求的“桥头堡”,是人民法院联系群众的桥梁和枢纽。自“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活动开展以来,肃州区法院总寨法庭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服务基层社会治理为目标,结合审判工作,盯住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大力弘扬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源头化解参与社会基层治理,以诉源治理为引导司法为民更务实。诉源治理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总寨法庭将“诉前管理”向“诉前治理延伸”,通过“法院引领、政府推动、多方联动”机制,充分发挥人民法庭的连接、指导、规范作用,为群众提供人性化纠纷解决渠道,修补因纠纷冲突产生的社会关系撕裂,依托基层综合力量构建“诉源新格局”。员额法官主动融入网格建设,进入辖区网格群,及时了解、妥善化解辖区内存在的纠纷或可能产生的纠纷隐患。实现法官从“坐堂审案”转“上门服务”,以“上门立案”、“入户调解”、“巡回审理”等办案方式,真正打通司法服务群众“最后一步路”,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形成诉源治理联动机制,对诉至法庭的纠纷,全面应用网上人民调解平台,与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建立委托调解关系,引导当事人选择非诉讼方式化解矛盾、解决纠纷。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员的作用,积极邀请人民调解员参与诉前调解,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员化解社会矛盾作用,利用人民调解员熟悉当地社情民意、了解群众心理的优势,积极拓宽诉前调解新途径,通过引导纠纷双方自觉选择诉讼外的纠纷解决方式,化解农村婚姻家庭、抚养赡养等纠纷,切实提升矛盾纠纷化解效果,为乡村振兴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抓住主引擎巡回审判为民司法惠及百姓,活学“枫桥经验”擦亮“诉事速办”服务品牌。

活学“枫桥经验”,深化一站式多元化解纷,强化诉讼和非诉讼衔接,推行“示范诉讼+集中调解”机制,解决一个,化解一片;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前沿阵地”作用,以“乡土司法”促进乡风文明,把矛盾纠纷化解在田间地头、街头巷尾,让审判方式焕发出新的活力,达到审理一案、释法一片的法治效果,总寨法庭大力弘扬“把方便让给群众,把困难留给自己”的司法为民理念,与创建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有机结合,持之不懈深入村舍院落、田间地头就地开庭、当庭调解、以案释法,着力通过巡回审判方式,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打通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建立了人民群众与法院的情感“纽带”,实现了人民法院司法便民“零距离”。让群众更加了解法院、了解法律,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氛围。

贴心宣讲普法课堂全面铺开,法治宣传“接地气”服务群众“零距离”。

    为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在推进基层普法工作上的前沿优势,总寨法庭创新普法形式,延伸普法触角,采取“点单”+分类、“派单”+普法团、“接单+”精准订制式的普法服务,全力开展法治宣传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等系列活动,让普法宣传更“接地气”,服务群众更“贴民心”,形成全民执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氛围,推进普法宣传持续走深走实。宣传团成员走街串巷、进家入户、商店商铺,深入人员密集市场、夜市、广场、等,结合现实生活中真实法律案例,深入浅出宣传《宪法》《民法典》《婚姻法》《土地承包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有趣的法律故事,进行“一对一”精准答疑解惑,将法律“硬道理”变为“家常话”,把“法”送到群众身边,进一步延伸村民法治教育“神经末梢”,提高广大群众树立起“依法办事、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的意识,收到了良好的法治宣传效果。

    下一步,肃州区法院总寨法庭将紧紧围绕新时代人民法庭“三个便于”“三个服务”“三个优化”工作原则,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主动与辖区村委会对接,坚持诉源治理的创新理念,有效互动,相互配合,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使多元化解纷机制切实发挥作用,积极融入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多元、便捷的纠纷解决方式,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当地,以实际行动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