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酒泉法院网,今天是 2023年06月07日 星期三
  • 关注:
刑事审判
当前位置:首页 » 刑事审判

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人民法院掀起强大攻势!

来源: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 作者: 责任编辑:酒泉中院 发布时间:2022/5/23 16:36:47 阅读次数:
字号:A A    颜色: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老人不安则家庭不安。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信息闭塞、渴望健康、认知较弱等特点,假借养老之名实施诈骗、骗取公私财物,老人深受其害,群众深恶痛绝。

党中央高度重视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工作,决定开展为期半年的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各地法院积极响应、迅速行动,有部署、有措施、有成效。

当前,专项行动转入打击整治环节。在这个关键环节,5月20日下午,全国法院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推进会以视频方式召开。会议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部署会和推进会精神,通报了全国法院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部署启动和宣传发动情况,对此次专项行动进行再动员再部署,进一步明确了打击整治环节的阶段性目标和任务。


图片
图为全国法院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推进会现场。孙若丰 摄

记者从会议获悉,下一步,人民法院将迅速形成严打高压态势,依法严惩养老诈骗犯罪,突出打击重点,严格依法办案,把追赃挽损作为专项行动的重中之重,确保打出成效、打出声威。

——突出打击重点。把打击锋芒对准以提供“养老服务”、投资“养老项目”、销售“养老产品”、宣称“以房养老”、代办“养老保险”、开展“养老帮扶”等为名,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各类诈骗违法犯罪,做到依法精准打击。加大办案力度,实行挂图作战、限期结案。尽快组织审理、宣判一批社会影响大、关注度高的案件,形成强大打击声威,坚决遏制养老诈骗犯罪蔓延。

——严格依法办案。严格把好案件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和法律适用关,严格把握好法律政策界限,依法严格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严禁人为“拔高”“凑数”,确保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加强相关法律政策问题研究,及时完善相关司法解释、出台司法政策和指导意见,适时发布一批典型案例,坚决防止将经济纠纷作为经济犯罪、将民事案件作为刑事案件处理。对不构成犯罪、但以“养老”为名欺诈老年人的民事纠纷案件,要综合运用行政执法、民事司法等手段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全力追赃挽损。把追赃挽损作为专项行动的重中之重,作为检验专项行动成效的重要标准,贯穿案件审判处置全过程和各个环节。加大财产刑执行力度,把养老诈骗案件财产执行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有一起执行一起,确保件件有落实、有成效。全力做好涉众型重大养老诈骗案件的财产执行工作,实行一案一策、一案一专班,做到应追尽追、应退尽退、应赔尽赔,最大程度挽回受害群众经济损失。


看看这组养老诈骗连环画 

带您识破骗局

“图”个明白!

1

图片

图片

图片

1个月后

2个月后

图片

图片

图片

法 官 提 醒


正规机构买理财

合理投资助养老

虚假平台日斗金

待到提现无处找

2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1个月后

图片

图片

法 官 提 醒

养老服务骗子多

声音好听又会说

量身定制要留心

预交费用坑本金

3

图片

三天后

图片

一周后

图片

1个月后

10分钟后

图片


法 官 提 醒


网络姻缘一线牵

虚情假意来骗钱

千金散尽方觉醒

再寻佳人已无门

图片

除了上述的骗局

“养老诈骗”常用手法还有哪些呢?

接着往下看





01
销售“养老产品”


使用免费礼物、提供一对一“亲情”陪伴、虚构“养生大师”等伎俩,同时谎称正规经营,骗取老年人信任,用保健品冒充药品、用普通食品冒充高价保健品、甚至使用假冒伪劣产品冒充“神药”,骗取老年人财产。
02
宣称“以房养老”


以“房产证闲置在家无用”等话语诱导老年人将房产抵押给“公司”,同时还宣称每月可以获得高额返利,不耽误老年人的自住和租住,后将老年人的房产直接抵押给职业放贷人,并将房屋交由职业放贷人处置。待入局老年人变少时,骗子则会卷款跑路,导致老年人面对债务催收,甚至卖房还债。
03
代办“养老保险”


犯罪分子谎称自己能以特殊条件帮助办理养老保险为由,促使老年人一次性缴纳社会养老保险费用,但在收到老年受害人钱款后,卷款跑路。


图片






老年人攒点钱不容易

可是现实生活中

有些可恨的犯罪分子

专盯老年人的“钱袋子”

为此

法官前来支招


03

如何向“养老诈骗”说不




01
警惕所谓的免费活动,多和子女进行沟通交流;作为子女,应该多关心老人,当发现老人被骗时,要耐心开导,并立即报警,及时止损。






































02
天上不会掉馅饼,投资理财需谨慎,不轻信所谓“真保本、高回报”的虚假承诺,风险为零实则骗人。






































03
妥善保护个人信息,不点击各类陌生链接,陌生来电保持警惕,不随便透漏身份证、银行卡等个人信息。






































04
活到老、学到老。老年人应多关注与自身相关的政策、新闻报道及反诈骗宣传,了解当前多发的诈骗手法,提高对诈骗伎俩的识别能力。



















图片


















05
提高反诈骗意识,及时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如果受骗,请注意留存转账证据,敢于报警,积极维权。











































最后

老年朋友们

请您牢记

提高防诈意识,辨别养老诈骗

让骗子“不敢骗、不能骗、骗不了”